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5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11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焊点疲劳性能直接关乎整车耐久性。因白车身结构庞大、焊点数量众多(可达数千个),焊点开裂在整车开裂比例很高。焊点的组成

  • 点焊接头由焊核、热影响区和母材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

  • 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一、焊点耐久分析方法

1、力法

聚焦点焊接头与承载载荷直接关联的名义结构局部应力,基于工程经验与简化假设,将焊点受力等效为剪力、拉力等宏观力分量。

优势:无需细化焊点网格,可快速在大规模整车有限元模型中应用,大幅缩短前处理与计算时间。
适用场景:概念设计阶段的快速疲劳筛查、整车级初步耐久性评估,能高效识别高风险焊点区域。

2、应力法

以 应力强度因子(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弱,关联疲劳裂纹萌生扩展)作为损伤参数,需精准捕捉焊点及周边应力梯度,焊点周围网格必须细化(如采用实体单元、细化壳单元网格至几毫米级别)。

优势:从断裂力学角度切入,更贴合焊点疲劳裂纹萌生-扩展的物理本质,对焊点微观损伤机制(如焊核与母材界面开裂)模拟精度高。
适用场景:关键焊点(如车门铰链区焊点)的精细疲劳分析,或对标定疲劳试验结果。

因力法的适用性较高,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力法的点焊疲劳分析。

二、基于力法点焊疲劳仿真计算流程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1、应力和节点力求解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采用惯性释放的方法进行单位力强度场计算。施力点中每个点将加载6个载荷(Fx、Fy、Fz、Mx、My和Mz)载荷为单位力和单位力矩。有限元求解中,输出GPFOECE和STRESS。

焊点连接钣金应力获取(点焊圆周角 θ 的函数)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横向力产生的最大径向应力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法向力产生的径向应力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熔核力矩产生的最大径向应力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 σ:径向应力
  • Fx,Fy:横向载荷分量
  • Fz:法向载荷
  • Mx,My:作用在熔核上的力矩分量
  • d:熔核直径
  • t:板材厚度
  • k1,k2:无量纲应力集中系数
  • θ:点焊圆周角(定义应力位置)

焊核(point 3)的结构应力获取

切应力: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正应力: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用绝对最大主应力作为焊核损伤参量,绝对值最大主应力: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2、疲劳S-N曲线

焊核和母材具有不同的疲劳特性,对应的S-N曲线。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3、力-时间载荷

载荷谱的通道号与有限元模型工况编号必须一一对应。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4、Ncode流程中设置如下: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三、点焊有限元建模原则

焊点疲劳分析原理与应用

  • 采用 Rbe3-Bar-Rbe3或Rbe3-Hex-Rbe3方式;
  • 对于焊接边要保证有三排单元,即以焊点为中心,周围保证有3×3的四边形单元矩阵;
  • 对于每层金属板件,RBE3单元应只连接同一个四边形壳单元的四个节点,不要连接到多个壳单元;
  • 焊点应尽量靠近壳单元中心,不要位于壳单元边缘或角点处;
  • 焊点的RBE3应避免连接到焊接边的边缘、角点或内侧圆角区域;
  • 不同焊点的RBE3必须分离开,不能有共用节点。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