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8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论文概况】:
系统总结了高熵合金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FSW/P)领域的研究现状、微观组织演变、力学性能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论文首先综述了适用于FSW/P的高熵合金类型,主要包括单相(FCC结构)的CoCrFeNi、AlxCoCrFeNi(x≤0.3)和双相(FCC+BCC/B2或FCC+HCP)的AlxCoCrFeNi(x≥0.5)、Fe-Mn-Co-Cr系列合金,并详细讨论了WC-Co、W-Re等工具材料的磨损行为及其形成的富W带状组织(WBs)对焊缝组织的影响。其次,深入分析了焊接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机理:在焊核区(SZ)通过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和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实现晶粒细化;形成A*{111}<112>、B{112}<110>等剪切织构;位错密度受热输入与冷却速率调控;第二相发生破碎、溶解或析出转变。特别指出,工具磨损引入的碳化物颗粒可通过粒子刺激形核(PSN)机制进一步细化晶粒。在力学性能方面,单相合金主要通过细晶强化、位错与孪晶强化提升强度与塑性;双相合金则额外受益于相变诱导塑性(TRIP)和孪生诱导塑性(TWIP)效应的激活,实现强度-塑性的协同提升。此外,论文还探讨了高熵合金与不锈钢、铝合金等异种材料焊接的界面反应,以及搅拌摩擦梯度合金化(FSGA)等高通量制备技术在成分设计与组织调控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领域在航空航天、核能、海洋工程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指出当前研究在工具寿命、保护气氛定量影响、焊后热处理、高温疲劳性能及功能特性评估等方面存在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1) 作为关键的焊接与加工技术,FSW/P能够显著影响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包括细化晶粒、调控相比例与形貌,以及触发不同的再结晶和变形机制。工具材料、焊接气氛以及转速和焊速等参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焊接/加工质量及焊缝的最终微观组织特征。
(2) FSW/P的进一步进展将依赖于对控制加工-组织交互作用的核心因素开展持续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持续优化高熵合金的成分与微观组织以满足FSW/P的特定需求。特别是,持续深入地探索再结晶机制及其在焊缝晶粒形成过程中的精确调控,对于开发更有效的焊接/加工策略至关重要。整合先进表征技术、原位监测和多尺度建模将加速理解高熵合金FSW/P过程中工艺-组织关系的基本机制。
(3) FSW/P在改善高熵合金力学性能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提高强度、硬度和塑性方面。对于单相高熵合金,性能提升主要源于DRX引起的显著晶粒细化以及位错和孪晶密度的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大量的晶界强化和应变硬化效应。在双相高熵合金中,FSW/P不仅细化晶粒,还改变相比例和分布,通过触发TWIP和TRIP等变形机制来增强力学性能。这些综合增强效果展示了FSW/P为苛刻工程应用定制高熵合金的广阔前景。
(4) 尽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现有关于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研究通常仅报道室温和低温下的硬度和拉伸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全面评估其力学行为。必须深入开展关于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高温性能、疲劳行为和断裂韧性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异种材料组合,以扩展其在关键工程领域的适用性。此外,理解焊后冷却速率及其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因素会显著影响焊接构件的长期性能。
(5) 开发具有更高耐用性和更低磨损的新型FSW/P工具材料是一项紧迫需求,特别是对于加工高强度和高温高熵合金。减少工具诱导缺陷和优化工艺经济性的策略将是实现工业化规模应用的关键。使用保护气氛是某些高熵合金FSW/P中减少焊缝氧化的标准做法。保护气氛的定量影响仍是重要的开放研究课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6) 获得金属理想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最常见方法之一是焊后热处理(PWHT)。然而,目前尚未报道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PWHT工作。为了实现适当的微观组织特征并改善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PWHT也必须进行定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合适的PWHT策略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7) 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一个有前景的未来研究方向是开发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结合实验验证,这些模型可以为焊缝形成机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有助于优化焊接参数。这对于推进FSW/P的理论基础和扩展高熵合金在实际制造场景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尽管如此,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十分有限。
(8) 高熵合金的未来还涉及弥合实验室规模合成与工业应用之间的差距。实现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工业规模应用将取决于克服与可扩展性、工艺自动化和成本控制相关的挑战。近期研究已探索了有前景的策略,如异种金属FSW方法、低镍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以及开发长寿命耐磨焊接工具,以降低原材料和连接成本。展望未来,大尺寸高熵合金构件的可扩展合成技术进展,以及高效自动化FSW/P技术的实施,将对于促进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在工业中的广泛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应用至关重要。
(9) 除了力学性能外,未来研究还应系统评估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功能性能,包括在相关服役条件下的耐腐蚀性、电磁性能、辐照耐受性和热稳定性。针对这些功能方面的靶向研究对于加速航空航天、核能和海洋工程等苛刻领域关键部件的认证,以及充分实现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熵合金的工业应用潜力至关重要。
https://doi.org/10.1016/j.dt.2025.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