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控制图为什么是±3σ,而不是±2σ或±4σ?

前言

SPC控制图就是一个预警系统,预警系统都存在两类风险:第一类风险是误报警风险(第一类错误)α,第二类风险是漏报警风险(第二类错误)β
SPC两类风险:
第一种:α风险
即使过程时候处于受控状态,由于偶然原因也可能有某些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如果判断为异常,那么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其发生概率为α。在3σ方式下,α=0.27%。如下图所示:
640-80
第二种:β风险:
如果过程是异常,但也会有部分点位于控制界限内,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就会被判断为正常,从而犯了第二类错误,即漏发警报。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如下图所示:
640-82
如何减少两类错误所造成的损失?调整UCL与LCL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或减少α和β。若此距离增加则α减少,β增大;反之则α,增大,β减少,请参考上述两个图。
举例:
举例来说,我们按照μ±3σ的规则,如果发现数据点在μ±3σ之外,我们认为这个数据点是异常的,但我们这个判定是错误的概率是α,即0.27%,少于统计学中的5%的显著性水平。
一个解决方案是:根据使两种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的原则来确定UCL与LCL二者之间的最优间隔距离。经验证明:休哈特所提出的3σ方式较好,在不少情况下, 3σ方式都接近最优间隔距离。
下图列出μ±nσ的1-α的概率。
640-81
因为常规控制图的设计思想是先确定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再确定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
按照3σ方式确定CL、UCL、LCL就等于确定了α =0.27%;在统计中通常采用α=1%,5%,10%三级,但休哈特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信心,把常规控制图的α取的特别的小,这样β就比较大,这就需要增加第二类判异准则,即便点在控制限内,但当点排列不随机也表示存在异常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常规控制图的异常判定准则有两类,即:点超出控制限就判异和控制限内点排列不随机判异两类。
接下来,分享完整版《统计过程控制SPC》培训教材,欢迎收藏学习!
640-330
640-335

640-244

640-248

640-245

640-246

640-250

640-247

 

640-249

640-253

640-331

640-251

640-252

640-334

640-259

640-255

640-254

640-260

640-263

640-256

640-257

640-258

640-262

640-276

640-261

640-279

640-264

640-265

640-266

640-267

640-268

640-271

640-269

640-270

640-272

640-273

640-275

640-274

640-278

640-277

640-294

640-280

640-282

640-281

640-283

640-290

640-284

640-287

640-285

640-286

640-288

640-289

640-291

640-292

640-333

640-332

640-293

640-300

640-297

640-295

640-299

640-296

640-298

640-305

640-303

640-301

640-306

640-302

640-318

640-304

640-307

640-308

640-310

640-315

640-309

640-311

640-312

640-313

640-316

640-314

640-322

640-317

640-321

640-319

640-320

640-328

640-325

640-326

640-323

640-324

640-327

640-329

来源:网络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