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非不适合带团队,只是不明白带团队的5个精髓

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9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你并非不适合带团队,只是不明白带团队的5个精髓

图来自Kelly beeman

你好啊,我是玲子。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韦克说,人分两种思维模式:

一种叫“固定型思维”,认为天赋和能力是固定的,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永远都学不会;

另一种叫“成长型思维”,觉得只要肯下功夫,就算短期内做得不好,也一定能进步。

作为管理者,要让自己拥有后者的思维模式。没有什么是天生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更强的自己。带团队也是。

 01 要让团队建立信任 

人与人建立强关系、发生强链接的核心就是信任。

气质外表、才华谈吐、背景头衔、利益往来这些,只能说是多一点欣赏对方的理由,属于附加价值。

 

一个好的团队,成员间大部分不害怕丢人、敢于认错、暴露弱点、表达顾虑,而不是担心留下把柄。如果互相不信任,就很难取得团队成果。

分享2个可以让团队建立信任的破冰技巧:

自我揭短:每人花5分钟,分享自己的优缺点,适当暴露自己,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个人经历:每人回答5个不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比如老家在哪、家里排行老几、有什么爱好、成长过程中的最大挑战,以及第一份工作等等。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第一个参与活动,做好表率。

 02 团队内敢于发生冲突 

和谐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冲突。

我最近深有感触,一个没有真正信任的团队,是不愿意去正面交锋的,担心破坏关系,担心造成的负面后果。

理论上看,没有争论冲突可能是个好现象,意味着所有人掌握的信息一致,步伐一致,没有任何疑虑,每个人都朝同一个目标迈进。而实际情况却只是维持着表面和谐。

当我跟几位同事出差,闲聊中获得更多私交信息,熟悉中我们变得更默契,即使有工作观点不同发生争论,也完全不影响我们的私交。

我们知道,这些争论是建设性冲突,而非破坏性争吵。前者聚焦问题本身,后者则演变成人身攻击。即使在信任度最高的团队里也会存在大量的争论。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成员提出不同意见。

 03 团队成员愿意承诺 

真正的承诺来自于参与感。

愿意承诺的前提是,团队有一个共同的计划或决定,并且获得了每个成员对它的明确认同。而要认同,是需要团队成员亲自参与决策过程,理解任务背后的意义,他们才可能全力以赴。

我的做法是,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觉得自己的意见有被倾听,即使没能采纳意见,他们也会为此真正投入。

我的同事中有一位比较有个性的男生,很多自己的想法。当遇到跟老大的观点不一致,他会极力争取,依然没被采纳,他会说这么一句话:我保留我的观点。并按老大的方向去做。

因为做了争取,进行了争论,他很清楚领导的方向重点在哪里,工作的时候也更容易把握重点。后来这个男生离开了,去了另一家公司当经理。

作为管理者,你不要逼着下属在口头认同目标,而是让他们充分表达,让他们从心里接纳共同目标。特别是能力不错的下属。

 04 做的不好就要问责 

没有问责,再好的计划也会流于形式。

问责常被误解为”找茬”或”惩罚”,其实它的本质是责任明确和持续改进,不仅仅是管理者,而是让团队内的每个人愿意给同伴提出反馈。

听起来很简单,但大多数人宁愿忍着,因为指出对方做得太差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

问责不是秋后算账,而是过程中的及时反馈,需要技巧。以下分享3个:

目标公示:团队究竟需要达成什么目标、每个人需要交付什么、每个人为了团队成功必须做什么。公示让每个人不轻易地忽略它们。

定期回顾:定期用口头或文字信息互相交流,如果有同事违背了目标和标准,成员应针对这种情况沟通各自的看法,而不是完全靠自觉来执行。

团队奖励:除了奖励个人绩效,还有奖励团队绩效,由此创建一种相互问责的文化。因为在这种机制下,一个团队的其他人不会因个别人没有尽到本分而袖手旁观,坐等失败。

作为管理者,你要让成员明白,问责是为了帮助而非打击他们。

 05 你要以团队结果为导向 

以团队结果为导向意味着你要学会放手。

这是许多新晋管理者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当你从执行者变为管理者时,你要学会从通过自己拿结果,到通过别人拿到成功。

一个团队不关注工作成果,就会关注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政治地位和人际矛盾。

你不必亲自完成每项任务,而是确保团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有时这意味着要忍受过程中的不完美,只要最终目标能够达成。

我们公司一直说的是,先让团队达到60分,然后去争取70分、80分…

作为管理者,你要学会为团队结果去培养人。一份报告你做100分,指导下属做是70分,但还是要让下属去做,因为团队的成长是无价的。

 写在最后 

成功的团队之所以成功,不是玄学而是科学,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非常人性化的。

如果你曾怀疑自己不适合带团队,不妨问问自己:是能力问题还是方法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潜力,而是正确的视角和工具。

下次当你面对团队管理的挑战,不妨试试从建立团队信任、鼓励建设性冲突、愿意承诺、实施建设性问责、聚焦团队结果这五个方面,去带团队。

改变不会一夜发生,但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都是进步。

共勉~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